疫情下的設計轉型

因應COVID-19 的設計模式
作者:Lian

COVID-19 大規模的改變了世界上大多數人的生活模式。

儘管身處台灣的我們很幸運的沒有經歷大多數的不便,還是可以感受到一股改變的潮流,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安全社交距離、各種商業模式和教學等互動的線上化、以及對於大眾對於大眾介面接觸的避免和消毒清潔。

在這樣的非常時期中,各個領域的互動設計師們更能將設計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於設計過程中,設計出因應目前情勢,附有同理心且實用、安全的互動模式來減緩疫情為社會帶來的緊張感。

國際顧問服務公司Accenture的網路文章COVID-19: Product and spatial design in a pandemic 中提出了6項因應疫情的互動設計重點:

  1. 將非觸控式的互動模式普及化
  2. 加強並維護社交安全距離
  3. 融合虛擬和實體世界
  4. 降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及人口密度
  5. 透過更智慧型的設備、裝置來進行授權
  6. 以開闊的心胸迎接機器人

這些設計規則其實已經能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被看見。例如超市排隊結帳的安全距離指標、餐廳座位間的擋板、真實性日趨進步的虛擬體驗、方便的線上購物流程等等。

排隊維持距離的安全距離指標
線上觀展體驗的升級為因應疫情重要的互動設計之一

關於未來更有著無限維護人生安全的可能的設計方向 :

例如利用Google 的 Project Soli技術,以動作或表情取代手指觸控,應用於公共場合中的互動裝置以免傳統觸控可能造成的接觸式傳染。更親民的居家健康檢測儀器、能避免人群壅塞的空間及動線設計、機器人送貨員等等來打造一個人性而安全的抗疫環境。

Google 的非觸控式Project Soli技術
Google 的非觸控式Project Soli技術

圖片來源:Pexels、REUTERS/Navesh Chitrakar、Soli官網